山东省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协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会员风采

青岛捷利达:乘北斗长风,绘就地理信息“数字宏图”

文章来源:山东省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协会 日期:2025-04-08 00:00:00 点击:

编者按 近日,青岛捷利达集团被评为2024年青岛市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025年3月31日青岛日报进行了详细报道。全文如下:

在地理信息产业的浩瀚海洋中,2002年成立的青岛捷利达地理信息集团有限公司,以“诚信、创新、高效、感恩”为航标,从传统测绘的港湾启航,逐渐成长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山东省地理信息产业领军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山东省重点大数据企业、山东省服务名牌企业,手握国家测绘甲级、勘察甲级等20余项资质,通过ISO9001、CMMI等十余项国际认证,构建起“空天地海”一体化的地理信息生态体系。

22载深耕,捷利达先后获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41项,形成62项自主知识产权。2022年,创新成立的山东北斗卫星数据应用中心被列为山东省数字经济重点项目,这一重大成果让捷利达的技术实力实现质的飞跃,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

图片

一、价值创新:科技赋能,解锁地理信息新密码

北斗,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为捷利达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以北斗卫星数据应用为支点,捷利达推动产业升级:北斗云数据中心为青岛海域动态监管、黄岛区基础设施监测提供实时数据支持,处理效率提升60%;无人机低空航测实现城市市政普查厘米级精度,服务覆盖全国12省;遥感影像智能解译将地质灾害评估周期缩短至72小时,精准预警率达95%。

本着文化与科技融合共创的原则,捷利达还创新性打造全国首个“地图文化与地理信息科技融合基地”,陈列历代疆域版图50余幅,年接待访客1200人次;建设12000平方米北斗科普展馆,通过AR互动展示技术应用;联合中国地图出版社数字化修复古籍地图,形成可交互的“活态历史档案库”。

图片

二、生态跃迁:携手共进,拓展产业发展新边界

面对技术难题,捷利达通过“引智+育才”双轨并行,构建起充满活力的技术生态。引进国际学者蒋继明、中国石油大学王振杰团队、青岛理工大学岳军团队6个顶尖技术团队,成功攻克“海洋测绘数据融合”等26项关键技术。与山东科技大学共建产研基地,每年培训50名职工,30人晋升高级职称,打造出一支由46名高级工程师领衔的“技术铁军”,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地理信息数据成为捷利达跨界融合的纽带,助力其拓展多元应用场景。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承接×××(涉密)基础设施数字化平台”项目,实现市政管线三维可视化,运维成本降低40%;研发的“海域动态监督系统”应用于生态保护,使青岛近海污染监测效率提升3倍;在应急救灾领域,利用无人机技术完成200余次地质灾害勘查,挽救直接经济损失超5亿元,彰显了企业的社会价值。

图片

三、社会担当:心怀大爱的“齐鲁担当”

捷利达始终将社会责任扛在肩上,融入企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在公益版图上,公司累计捐款捐物超千万元,积极支援汶川地震、武汉抗疫,还为贵州安顺中学捐赠200台电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运用“地理信息+农业”技术,为内蒙古莫旗提供土壤监测服务,助力当地粮食增产15%。免费开放北斗科普基地,年均接待800名学生,获评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学术交流中心北斗科普基地”,为科普事业贡献力量。

图片

四、未来蓝图:志在高远,打造行业全新标杆

2022年,捷利达开启“国家级四中心”建设,全力打造北斗云数据中心、环保检测检验中心、应急保障服务中心、生态保护修复中心,坚定地驶向数字经济新赛道。董事长曲维荣曾立下宏伟目标:未来五年,以北斗为指引,实现省外市场扩张,营收翻番,向着独角兽企业的方向奋勇前行。

2025年,抢占国家鼓励民营企业科技飞速发展的新风口,在技术研发上,计划研发“地理信息超算平台”,目标是将数据处理能力提升10倍;在全球布局方面,积极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推动北斗技术走出国门;在文化赋能领域,建设“数字地图文化馆”,开发VR版历史疆域漫游系统,让文化变得“触手可及”。

从黄海之滨的测绘小舢板成长为空天数据应用的领航巨轮,青岛捷利达用科技和文化绘制着跨越时空的“数字山海经”。它的发展历程证明,只有将技术深耕与文化传承紧密结合,以生态协同打破产业壁垒,才能在地理信息的广阔天地中,引领中国智造的新航向。


版权所有:山东省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协会   鲁ICP备20000503号-1